WFU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孩子做惡夢了怎麼辦?「夢魘」與睡眠週期



我們的睡眠週期可以分成「非動眼期」「動眼期」,非動眼期又分成1~3階段,以前有分第4階段,現在第4階段已經併入第3階段。1~2階段屬於淺眠期,而第3階段屬於熟睡期

睡眠週期從入睡開始先順著從淺眠的第1、第2階段到熟睡的第3階段,再從第3回到第2、第1階段,接著進入動眼期,一個週期約90~120分鐘,如果一個晚上睡眠8小時的話,可以經歷約4~5個週期。

這4~5個週期中,雖然每個週期都有1~3期及動眼期,但各期分佈的時間是不同的,前兩個週期進入熟睡期第3階段的時間會比較長、動眼期比較短,而後面的週期則進入熟睡期的時間比較短,甚至沒有熟睡期,而動眼期的時間則越來越長。

做夢通常都發生在動眼期,一個晚上可能有4~5個動眼期,因此一個晚上可能會做好幾次夢,大多數的夢都不太容易被記得,尤其是前半夜的夢,只要超過五分鐘就會被忘記。但如果接近起床的時間剛好是動眼期又正好在做夢的話,這時做的夢就比較容易被記得。



夢魘是什麼?

學齡期的孩子,因為認知功能逐漸成熟,腦部的功能越來越活躍,有時當周遭環境出現壓力或是有心理創傷時,就可能會做惡夢,這種情形我們稱為「夢魘(nightmares)」。

夢魘發生的時間常在下半夜或接近清晨、動眼期比較長的時候。因為夢魘是在動眼期,當家長看到孩子做惡夢時,通常是面部表情顯露恐懼、焦慮,但身體的肌肉本身會呈現放鬆、低張力的狀態,因此不會有太多的肢體動作,這點可以跟夜驚稍做區別。

孩子在惡夢中的情節,通常會出現的是一些大型動物、或是故事圖片中的怪獸。家長可以藉著與孩子討論惡夢情節,一面了解孩子可能面臨的生活壓力,一面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問題。

夢魘其實是很普遍常見的,也是正常認知發展的一部分,尤其在6~10歲這個階段,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


家長可以這樣做......

減少夢魘發生的方法
  1. 避免曝觸可怕或過度刺激的畫面
  2. 思考有什麼可能的壓力源,並減少壓力源
  3. 建立合適的睡眠計畫,確保睡眠充足(睡眠不足更容易有夢魘)

應對夢魘的方法
  1. 安慰孩子「這只是夢」,然後送孩子再度回到床上睡覺,睡時再安慰一下。如果想要討論,可以隔天再討論夢境(家長需要在安慰孩子與過度關心中取得平衡)
  2. 給孩子有安全感的東西,例如: 棉被、奶嘴、絨毛娃娃、或是家裡的寵物
  3. 點上暗淡的小夜燈
  4. 鼓勵孩子運用想像力打敗惡夢。例如:把惡夢的內容畫在紙上揉一揉丟掉象徵有勇氣對付惡夢,引導孩子想像這個惡夢有完美的結局,掛捕夢網在床頭象徵捕捉好夢、阻擋惡夢,把枕頭翻面象徵轉換夢境頻道等。
  5. 如果狀況持續未改善,可以轉介兒童身心科醫師

孩子半夜罵罵號,一收驚就好!?

<a href='https://pngtree.com/so/healing'>healing png from pngtree.com</a>

門診來了一對婆媳帶著2歲的寶貝來看病,媳婦一進門抱著孩子一言不發。

婆婆則是直接衝著我說:「醫師,我這金孫每到半夜就罵罵號,怎麼樣都安撫不下來,每次一哭就半小時,已經這樣一個禮拜了,我說他一定是被什麼東西嚇到了,要帶他去收驚。以前他爸爸小時候就這樣,後來收收驚過一陣子就好了,我媳婦硬是不肯,說什麼都要帶來給醫生看。」

我說:「阿嬤,這個是『夜驚』啦!是一種睡眠障礙,神經還沒發育成熟的小朋友很常見,不是什麼大問題,早點睡、睡飽一點,過一陣子就好囉!不用花錢收驚也可以的。」



夜驚是什麼?

夜驚 (night terrors) 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常見於學齡前至國小孩童,發生率約1~6.5%。

夜驚發生的時間在上半夜、孩童熟睡的時候,發作時孩子會突然激動哭鬧,爸媽看到時,第一個反應會認為孩子做惡夢了,想要搖醒孩子;結果孩子反而更激烈哭鬧,哭鬧時間可能會持續半小時之久;終於搖醒時,卻又呈現眼神呆滯、反應遲鈍、心神恍惚的狀況。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找出夜驚發生的原因,不過普遍認為是與腦神經尚未發育成熟有關,與生活壓力或創傷「沒有」直接關係,但可能與「家族遺傳」相關。例如案例中的故事,阿嬤說爸爸小時候也曾經發生,現在孫子也有相似的情形。

由於夜驚是發生在睡眠週期中的第三階段--熟睡期,所以就算當下叫醒孩子或是隔天早上起床清醒時,孩子都不會記得發生的任何事情,因此我們會提醒父母,「不要」跟孩子討論夜驚時發生的事情,以免孩子因為擔心或焦慮而抗拒睡覺,睡眠不足會增加夜驚發生的機會。

夜驚,其實更合適的名稱應該是「睡驚 (sleep terrors) 」,因為在任何睡眠當中只要進入熟睡期都有可能發生,包含白天的午休時間。發作的時候孩子會出現像是做惡夢一樣,會有哭鬧、表情驚恐、焦躁等狀況,時間可能從數分鐘到半小時,因此父母需要告知其他的照顧者,如家中長輩、褓姆、幼兒園或學校老師等,讓他們也知道孩子的情形及處理的原則。



夜驚的處理原則

夜驚大多都是良性且自癒的,通常一開始發生的時候,發作會比較頻繁,但隨著年紀會頻率漸減而消失,一般來說只需要確保睡眠充足,不需要特別的治療,所以收驚會好只是剛好因為隨著時間過去而自己好的緣故。

但如果合併其他影響睡眠的疾病時需轉介至相關科別的醫師,例如:睡眠呼吸障礙,這類包含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等。由於此類疾病會造成睡眠品質下降,提高夜驚發生的機會,因此需要先處理影響睡眠的原因,夜驚才會改善。

夜驚是依據病史診斷,「發生時間」與「是否記得」為重要線索,就醫時家長可以提供醫師相關資訊,以協助診斷。


家長可以這樣做......

注意環境安全
  • 佈置安全的睡眠環境,確保發作時附近沒有尖銳物品、不會容易摔下床
  • 如果有其他照顧者,告知他們孩子睡眠的狀況及正確的處置方式

健康的睡眠習慣

  • 確保孩童有充足的睡眠和固定的睡眠作息,可以試著提早半小時睡或晚半小時叫醒
  • 建立好的睡眠習慣,可以使用4S法則
    • Schedule: 安排固定的睡前活動
    • School affairs: 檢查作業、整理書包、收拾日用品等
    • Self care: 洗澡、上廁所、刷牙
    • Special time: 10~20分鐘的對談或各自閱讀的陪伴
  • 避免刺激性的咖啡因
  • 避免睡前從事激烈興奮的活動

發作時家長的反應
  • 避免喚醒孩童:喚醒可能會使孩童更煩躁,且可能延長發作的時間
  • 避免介入發作:正常家長的反應會想叫醒並且不斷安撫,但適得其反。建議在忙旁邊看著並注意安全即可
  • 隔天早上不討論:討論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擔憂而抗拒睡覺,反而睡眠不足更容易發作
  • 紀錄孩子的睡眠日記:記下孩子發作當天的入睡時間、發作時間及發作過程,以觀察孩子的變化

Scheduled Awakening 計畫性叫醒法(與醫師討論後再進行)
  • 針對發作時間固定的孩童,可以在預計發作時間前30分鐘先將孩子叫醒,持續2~4週有效,若停止後又復發,可以再重複進行數週。

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神經管缺陷疾病

胚胎在第三週大時,形成神經板 (neural plate),神經板擴張後曲摺成神經摺,形成中央凹陷的神經溝 (neural groove),神經溝切面看為 U 字,U 的兩端為神經嵴 (neural crest),當神經摺由 U 字合為 O 字形成神經管 (neural tube) 時,會先從第 4 體節處開始融合,再往頭側及尾側融合,而神經嵴中部分的神經元會落入兩旁成為背根神經節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及自主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約於胚胎第 4 週時,關閉前 (頭) 、後 (尾)神經孔。

神經孔關閉異常或神經管融合異常會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的狀況: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199911113412006

無腦畸形 (anencephaly):前神經孔未融合造成。會致使大腦腦泡無法發育,而沒有腦部的形成。

顱脊柱裂 (craniorachischisis)、枕骨裂露腦畸形 (iniencephaly)、腦膨出 (Encephalocele)為非前後端之中間區段融合產生之疾病。

脊柱裂 (spina bifida):脊柱骨與脊髓尾端的缺陷。最常見也是症狀最輕微的「隱性脊柱裂 (spina bifida occulta)」,僅有下端椎骨背側部分不融合,神經未受影響,外觀有時會看到下背部有一個深陷或長有毛髮。若神經及包膜受影響於脊柱未融合處膨出,則依照膨出膜內是否有神經組織分別為「脊髓膜膨出 (meningocele)」及「脊髓脊髓膜膨出(menongomyelocele)」。

無腦畸形及其他神經管缺陷問題,常常致使胎兒無法存活而發生早期流產。而脊柱裂則因症狀相對輕微,所以寶寶會正常出生。尤其是隱性脊柱裂,除了外觀上有毛髮、深陷等,幾乎沒有症狀,可能會被忽略。脊髓膜膨出初期可能沒有症狀,但隨著孩童長高牽引神經,會出現「脊髓牽引症候群」,會影響泌尿系統造成頻尿、尿失禁,影響骨骼系統造成足內翻、腳變形等,及影響神經系統造成下肢運動功能異常、肌肉萎縮等問題,需要手術放鬆治療。至於脊髓脊髓膜膨出因包膜內有神經組織受影響,症狀最嚴重。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那小寶寶需不需要喝水呢?

<a href='https://zh.pngtree.com/so/嬰兒剪貼畫'>嬰兒剪貼畫 png來自 zh.pngtree.com</a>


門診來了一對母女帶著出生2個月大的寶寶來看診。
一走進門看母女倆面色不佳,我不動聲色地問:「寶寶怎麼啦?」

女兒搶先說:「我媽覺得小孩水喝太少。明明小孩就不用喝水呀!」

媽媽說:「哪有人不用喝水的?每個人都要喝啊!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

我說:「阿嬤,妳說的也對、也不對。小寶寶確實要喝水沒錯,但不是直接喝水,而是攝取母奶或配方奶中的水分就夠了。嬰兒每日攝取的水量每公斤大約120-150CC,如果單純只有喝水,營養會不夠,所以當然要拿來算母奶的量或是泡配方奶最好。等到4-6個月大開始使用副食品後,因為副食品的含水量比較少,這時就可以適度地喝一些水了。」

媽媽又問:「所以小寶寶真的不需要額外喝水嗎?會不會有脫水的問題啊?」

我說:「小寶寶真的不需要額外喝水唷!因為母奶或配方奶中已經含有大量水分了,所以只要喝奶量每天每公斤有120-150CC就夠不會有脫水的問題,但如果有水分散失較多的情況,如:戶外活動、發燒等,可以增加為1.1倍的奶量,補充額外散失的水分。

若想知道有沒有脫水的問題,可以觀察小寶寶的嘴唇是否乾燥、有沒有眼淚,每次喝奶前換尿布是不是都有一定重量,一般來說我們一天大約會換6-8次左右的尿布,如果每次都有重量就不用太擔心。」

女兒說:「我聽說嬰兒會水中毒,所以不能餵水。」

我說:「寶寶的腎臟功能還沒有發育健全,當大量水分進入體內時,不像大人可以調節得那麼好,無法快速排除多餘水分。水中毒是因為純水量攝取過多時,水分累積在體內,血中鈉離子會被稀釋,造成血中滲透壓低、細胞滲透壓高,此時水分若大量進入細胞,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水腫,出現抽搐、意識改變等狀況。並不是因為水對嬰兒有毒喔!」

母女倆異口同聲地說:「原來是這樣啊!」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賴佩霞博士「女力」講座課後心得分享


3月份女力學院實體講座主題是「女力」,請到知名的身心靈導師賴佩霞博士主講。賴博士以新書「我想跟你好好說話」的內容為主軸,和女力學員們分享以「同理心」作為溝通要素,如何與他人進行一場好的對話。

【主講人簡介】
 賴佩霞
    歌手
    身心靈導師
    暨南大學法學博士

 著作
《回家:賴佩霞20年修行告白》
《我要心動一輩子:親密關係的10道練習題》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女力」與男性的權力不同

賴博士在講座一開始就論及女性和男性本質上有所不同, 男性的本質就是競爭,精子必須拔得頭籌才能創造生命; 而女性的本質則是等待、孕育、滋養、培養、溫和、包容、接納。

男性之間的競爭是天性,而女性若以同樣的方式與男性競爭卻是違反女性的本質,失去原來本色,造成現代女性的痛苦。但這並不表示女性不能與男性競爭,只是競爭的方式不同,不是拚個你死我活,而是柔軟有彈性。例如:敵人一箭射過來,男性可能會以力相擋,而女性卻可以一閃而過。

所以現代女性喜歡競爭、挑戰像男性一般也沒問題,透過女性的特質可以讓競爭變成遊戲,不是硬碰硬的力拼,使競爭變得有趣。重點是,鼓勵女性開發並回歸女性特質,不受委屈,不像男性爭強鬥狠,而是轉回到自己身上愛自己。


什麼是【愛自己】?

課程中賴博士並沒有提出一個具體愛自己的定義,而是讓學員自由發揮表達後,歸納出兩個主要的原則:

1. 包容自己的所有面向
2. 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才能照顧自己的需要

許多人常常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以愛之名做了許多奇怪的事。例如:爸媽雖然愛小孩,但是開口罵孩子還是不手軟。這樣真的是愛嗎?


非暴力溝通

賴博士受到心理學家Marshal Rosenberg的影響,提倡非暴力溝通,也是「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一書中,賴博士教導大家溝通的模式。非暴力溝通的要素是「同理心」,立基點是相信人是願意互相幫助的。


什麼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知道對方需要什麼。我們要如何擁有同理心呢?
首先,必須先從自己出發,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才能夠慢慢去設想對方需要什麼。


非暴力溝通 SOP:觀察、感受、需要、提出請求

✅ 觀察:釐清發生什麼事?沒有預設立場

當我們看到有人對自己臉色不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惹對方不開心的事,這就是預設立場。此時,我們需要先放下這種感覺,上前詢問發生什麼事,釐清對方的態度為什麼會是這種狀況。

對方也許會回答:我剛才烙賽了。我們才發現,其實很多事情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預設立場讓我們產生了對自己的質疑,質疑引發我們對自己的不滿及其他的負面情緒。


✅ 感受:感覺的主題在「自己」身上

我們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覺,無法感受到他人的感覺,也就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道理。我「覺得」你在生氣,其實不是一種感覺,正確地說應該是我「認為」你在生氣。

我們出現負面感覺(失望、孤獨、無助等)是因為我們的需要沒有獲得滿足,相反的,當我們出現正面感覺(開心、喜悅、寧靜等)是因為需要獲得滿足的結果。

然而事實上,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感覺往往是陌生的,甚至常常會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混在一起。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好好感受自己的感覺,發現觀察到的情境對我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進一步依據自己的感覺,找出自己需要什麼。


💟小提示:

當對方心情好的時候比較聰明😁,比較適合溝通
指責對方,對方失落時會變笨😰,溝通力會下降
身為領導者,在溝通時不要先罵後說,讓對方因為負面情緒導致溝通效果不佳


✅ 需要:我需要什麼?

我們隨時隨地、任何時間都有需要,而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非常重要,當我們有負面情緒,生氣、沮喪、煩躁等,是因為自己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舉例1:我希望對方是尊重我的,如果被尊重而獲得滿足就會開心。

舉例2:我參加女力課程時希望跟其他人有更多的連結,如果沒有順利的被安排到正確的地點、時間,會感到生氣是因為我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舉例3:雖然討厭現在的公司卻還是繼續待,為什麼?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

舉例4:被爸媽罵卻不還口,為什麼?需要「信任」、「被愛」

我們的需要有很多,像是安全、空氣、誠實、夥伴關係、分享等,每天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有需要,甚至隨時會改變,前一秒跟下一秒的需要立刻不同。理解自己的需要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時我們會覺得委屈,可能是因為自己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是什麼。


💟小提示:【理解 VS 被理解】 【愛 VS 被愛】

課程中學員討論到自己的需要是「被理解」。
老師提醒大家需要釐清「被理解」與「理解」的差別。這個差別在於前者有特定對象才能滿足自己,後者不需要特定對象就能滿足自己。

被理解是需要正在對話當下的「特定對方」來理解自己,像是如果我們說:「我需要被伴侶理解」,這件事變成只有伴侶理解我們時,我們的需要才能被滿足,這時主控權落入他人手中。當改由需要「被理解」變成需要「理解」,讓自己變成主體時,只要更換對象來使自己獲得理解,主動權在自己,我不需要依靠特定對象,只要有人理解我,我就能獲得滿足。

把理解這件事改成愛,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需要「被愛」,主權落入他人,需要只能藉由他人來滿足。
我需要「愛」,主權在自己手上,需要藉由自己就能滿足。

此時又有同學提到,那如果婚姻中得不到丈夫的愛,難道就能外遇去愛別人嗎?老師回答,當然不是。而是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其他人的愛,家人的愛、朋友的愛,我們也能去愛別人。重要的是,拿回主權,以正向的行為讓自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

這時老師才說出了他對愛自己的定義:「滿足自己的需要就是愛自己」,了解自己可以成為滿足自己的人、不需要依靠其他人來滿足自己時,我們就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舉例:老師希望自己獲得分享的滿足,但是先生沒有興趣聽,老師就去開課分享。


✅提出請求:提出「具體、正向、可行」的請求

當我們透過觀察、感受,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後,可以向對方提出請求。Marshall Rosenberg相信「人類是願意彼此互相支持的」這種情況下,當請求的方案是「具體、正向、可行」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願意答應請求並實行。

但如果提出的是非正向、不具體或不可行的請求,會造成對方不願意實實行、產生衝突,而最後就僅僅淪為抱怨,無法實際滿足自己的需求。

再者,當我們提出具體、正向、可行的請求時,對方雖然很容易接受,但有時未必馬上就能實行,此時可以反覆提出請求,來幫助對方容易實行。

男女朋友在吵架時,女生很容易說出「你需要關心我!」「你都不關心我!」
但關心有很多種,有沒有想過自己需要哪一種?拍肩膀、請對方尊重自己、讓我自己一個人,需要什麼樣的方式來關心,請提出具體請求。

如果只是抱怨,像是「你都不關心我!」,並沒有實際提出需求,那就只是抱怨而已。我們要學習提出請求,並且是正向具體可行的。沒有提出最後的請求,話都是白講的!只是無謂的爭吵而以。當然,提出請求,並不是命令、要求,對方可以拒絕,而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舉例1:室友深夜做報告打字影響自己睡眠。
我需要什麼? 希望自己的睡眠不受影響。
提出請求
A. 希望室友早點睡(非正向的需求,與室友的利益衝突不適合)
如何提出正確的請求?
B. 可以請室友換成無聲鍵盤,甚至可以買給室友,因為是解決自己的問題

舉例2:老婆回家對老公生氣,老公不知道原因覺得莫名奇妙。
老婆如果說:
A. 我們結婚多久了,你每次都怎樣怎樣(抱怨的開始)
老婆應該這樣說:
B. 你今天早上沒有親我就出門,所以我不開心,你明天早上可以親我再出門嗎?(先表達自己的觀察、感受,提出需要及正向、具體、可行的請求)


💟 小提示:如何對付「你每次」

當自己說話時,不要說「你每次都~」(吵架起手式)
當對方說你每次時,可以回答「 沒有每次啦~」(滅火吵架源頭)


💟 小提示:提出請求被拒絕時,該怎麼辦?

1. 面對習慣性說不要的人,可以觀察一下:常常說不要但是默默做的人,只是自尊心比較強
    例如:老師的先生早起清理狗狗便便時一直抱怨
    老師思考先生的需要是「被認可」會回答:我好幸福,因為老公好棒,如果可以每天都這樣就太完美了(使先生獲得認可,又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

2. 提出請求是自己的權力,對方可以說不

3. 被拒絕時,如果是正向、可行的請求,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




Q & A時間

Q1. 如果是正向、可行的請求,還是被拒絕怎麼辦?

A:把自己整理好像禮物一樣送人,就不用管對方接受不接受的事,強迫對方接受是命令要求,不是請求。

被拒絕時,如果真的是正向可行的請求,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請求。因為兩人的背景不同、習慣不同,對方一開始可能無法做到。自己如果覺得事情真的很重要,可以一直重複提出請求,甚至用不同的方法,有創意的來表達。

舉例:睡前想被老公親吻,可以提出「我希望你每天晚上都能親我後再睡」,但因為老公沒有親吻的習慣,可能隔天又忘了,這時可以再次提出,甚至可以每天提出,發揮自己的創意來表達。


Q2. 現場學員回饋:現在坐在我旁邊的媽媽是我最愛的人,因為媽媽支持自己出國留學,又在留學期間常常電話中傾聽自己的難處,並常常鼓勵自己。

A. 老師教導學員活用溝通 SOP,可以向媽媽這樣說:
第一步—說出觀察:去年我想去留學,我媽媽不假思索就答應,而我去的時間都很支持陪伴
第二步—說出感受:我真的很感動、我有被支持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備受寵愛的孩子,讓我覺得即便在國外都很有歸屬感
讓謝謝不只是兩個字,還有更多具體的內容。


Q3. 回饋:感謝老師釐清需要被理解和需要理解; 問題:如何自我理解需求是不是正向、可行?

A. 需要跟請求要分開看,「需要」沒有合理不合理,需要就是需要,而且需要是會隨時變動的。 當提出「請求」時才需要是正向、具體、可行。


Q4. 上司說,你不用管、怎麼做就對了,如何應對?
A. 試著重述重點,可以獲得對方回饋什麼是對的或不對的,讓對方會覺得你有在聽。不回應、覺得對方很煩都不是正確溝通的方法。

最後老師講了一個小笑話:只要會重複個案的最後兩個字就可以當諮商師🤣
個案說:我昨天做了一個夢
諮商師答:「夢?」
個案說:我夢到兩個人
諮商師答:「人?」


後記:

人生很久沒有當迷妹了,今天一次當個夠。

由賴佩霞博士主講,以「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一書中的非暴力溝通為主軸,講述溝通的SOP:觀察、感受、需要、提出請求。

女性如何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協助他人看見自己的需要,進一步表達自己的感受,最後提出具體、正向、可行的請求,而達到自我滿足,也就是愛自己。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可以不斷提出請求,當對方沒有答應或忘記時,可以改變方式、發揮自己的創意去表達。

課堂中最感動的是,有一對母女一起報名了女力學院。女兒在講座回饋時間表示:自己很謝謝媽媽。講師立刻教導展現溝通的SOP如下:
觀察:因為媽媽支持自己的留學夢,且在留學期間常常電話關心
感受:媽媽的支持讓她有歸屬感
這是全場讓我感動到掉淚的一刻!

結束課程的時候我鼓起勇氣去找講師拍照。為什麼要鼓起勇氣?因為前方超多專業迷妹拿著書找講師簽名,但我兩手空空。不過老師還是給我1秒溫暖的眼神,真的很美❤️




更多詳情請搜尋:
賴佩霞 快樂家

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孩子說話慢怎麼辦?語言發展遲緩評估

面對說話比較晚的孩子,什麼時候該就醫評估?其實是很多爸媽的疑問。建議家長可以根據正常的語言發展里程碑做參考,這個部分兒童健康手冊中都有,109年新版的在第81頁。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的發展到了兒童健康手冊中的警訊時程還沒出現,或比正常里程碑晚3~6個月以上,就需要請兒科醫師進行初步評估。當家長帶著孩子來到診間時,醫師除了會根據語言發展的里程碑來看看孩子的語言發展程度外,還會依發展的四大面向:粗動作、精動作、語言及認知、身邊處理及社會性,來做評估。


正常的語言發展里程碑

以下提供簡單的資料參考,根據正常的語言發展里程碑,如果孩子到了某個年齡卻沒有發展出相對應的語言能力,爸爸媽媽就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出現就醫警訊。

重要的語言發展遲緩就醫警訊

1. 嬰兒期對大的聲音缺乏反應。
2. 兩個月大對照顧者逗弄沒有反應。
3. 六個月大沒有發出任何咕咕聲。
4. 二歲大沒有任何有意義單字出現。
5. 兩歲半無法指認身體部位,無任何句子出現。
6. 三歲以後說話大部分仍含混不清令他人難以理解。
7. 四歲仍只會說短句子,或常答非所問,不知所云。
8. 五歲不會回答簡單開放性問題,語句仍常有明顯文法錯誤,或有不正常之語調、節律,或語音仍常有省略、替代的現象。
9. 任何時期無法理解配合指令或有互動行為異常。


兒童語言發展遲緩常見的原因

兒童語言發展遲緩常見的原因有聽力障礙、智能不足、自閉症、環境刺激不足、腦傷、或不明原因等。

來到門診,醫師會藉由評估發展的四大面向來尋找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如果單純只有語言表達的部分發展比較慢,而語言理解、粗動作、細動作、社會性發展正常,可能是因為環境刺激不足造成。在聽力檢查確定沒有障礙後,會認為是因為環境刺激不足而建議給予更多的刺激來促進語言的發展。

增加環境刺激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孩子的日常需求給予刺激,並鼓勵孩子跟著發音,例如:對常見的人或物照顧者可以提示說「爸爸、媽媽、奶奶」,需要抱抱的時候提示說「抱抱」,並且在孩子有類似的一個音節出現時給予鼓勵。

有些家長會詢問,是否可以透過3C產品播放與生活有關之情節的影片,這個其實不太建議。一來,因為孩子的眼睛還在發育,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3C產品,以免影響視力發展。二來,許多研究已經顯示,3C產品中的字句對於兒童的語言發展沒有明顯幫助,而家長或照顧者直接對兒童說話才對兒童的語言發展有幫助。三來,孩童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情境比較能夠真實感受,也會加深語言學習的刺激。

評估的過程中,醫師如果發現孩子比較不願意有眼神的接觸,並且有比較偏執的行為,像是重複性行為或固定特殊玩玩具的方式(例如:玩車子不是用輪子滑,而是喜歡用車頂嚕地板),則要注意是否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問題。

2歲以前不會注視照顧者手指的地方,或不會用手指有趣的東西與人分享;滿3歲只獨自玩,不理會玩伴等都是需要注意的自閉症特徵。自閉症病童除了語言與社交有障礙外,粗動作和精細動作可能也會有遲緩的狀況,需要一併評估。

而腦傷或智能不足的孩子時常會合併語言遲緩以外的各項發展遲緩,這時需要安排的檢查會更多,如腦部的影像檢查、腦電波、其他抽血檢查等,同時需要完整的發展四大面向評估。

當家長在等待評估及語言治療的期間,需要在家持續不斷的增加環境刺激,當孩子接觸常見的人事物時,家長不斷複誦這些日常物品、常見家族成員、及身體部位等,也可以透過遊戲與親子共讀的方式,提高孩子學習的意願,並促進語言的發展。

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關於作者

林芷蔚醫師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經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臺北榮總兒科住院醫師
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總醫師
臺北榮總兒童神經科臨床研究醫師
臺北榮總兒童重症醫學臨床研究醫師
高雄榮總屏東分院兒科主治醫師
臺灣兒科醫學會會員暨兒科專科醫師
臺灣小兒神經科醫學會會員暨小兒神經專科醫師

【專長】
一般兒科疾病
兒童發展
兒童神經疾病
親子共讀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感冒、過敏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下午門診來了一個常常掛我門診的病人,是一個四歲的小女生。

「哈囉!小寶貝怎麼啦?」我問。


「流鼻水,這幾天一直流,有一點咳嗽。」媽媽說。


「好喔!我們來檢查一下。」


檢查中,媽媽詢問我:「林醫師,她會不會是過敏啊?」


我說:「過敏雖然跟感冒剛開始的症狀有點像,治療也差不多,不過時間久一點觀察下來就會發現不一樣。


首先,以症狀來說,過敏和感冒的初期都可能會出現流鼻水、咳嗽等狀況,而其他的症狀如疲倦、喉嚨痛等,雖然感冒更明顯,但過敏有時候也會有,其實很難區分,這時我們就會看病程。感冒有一定的病程,通常約3~5天左右會好,頂多一到兩週症狀就會完全消失,而過敏可能會拖到兩週以上,甚至到幾個月。


不過,台灣的數據統計,小朋友上幼稚園平均每個月感冒一次,有時候還沒好完全又被傳染,以病程天數來看有時候也無法準確判斷。」


「那這樣我們到底要怎麼知道是不是過敏呢?」


「以症狀來說,如果出現眼周癢、鼻子癢,常常揉眼睛鼻子,甚至有黑眼圈的話,就比較像是過敏。這時我通常會詢問家長是不是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或氣喘等過敏疾病,如果爸爸媽媽有這些狀況,小朋友是過敏體質的機會也會比較高。


此外,感冒還是相對有季節性的,季節交替或秋冬比較多,如果一年四季都有的話,比較像過敏。另外,感冒的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在病程的3~5天間會幾乎24小時都有症狀,而過敏比較常發生在早晚空氣比較冷的時候。過敏的流鼻水往往是一早起床就開啟水龍頭,而過了中午到下午溫暖時就改善。」


「原來如此,我們家小朋友是還好啦!也沒有常常流鼻水,應該不會是過敏了吧?」


「當然不是囉!其實爸爸媽媽長時間照顧小朋友,最清楚小朋友的狀況,如果真的有過敏問題,絕對不是一天兩天。你先別太擔心!」



感冒過敏大PK




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

「我」的人生姊說了才算! 白白姊的職涯講座


醫生也需要職涯規劃嗎?

職涯規劃,在我還沒接觸女力學院前,從來沒有認真想過。我的職業是醫師,從踏入醫學系大門的那刻起,未來的十五年幾乎已經被規劃好了,醫學系七年、畢業後住院醫師訓練不分科一年、兒科專科訓練三年、次專科兩年,甚至公費還下鄉兩年,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個早已被規劃好的藍圖,只等著時間走過,了無新意的完成。

想像一下,對一個才十八歲的孩子,要求他規劃未來十五年的人生,有多少人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但是對公費醫師而言,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十八歲就被迫玩這個公費人生的遊戲。

公費人生的遊戲玩久了,一個人的意志也被消磨殆盡,年輕時候對醫師行業的幻想,隨著現實中選醫院選科的限制,慢慢地失去了做選擇的能力,反而當有一天公費人生結束時,開始一連串的手足無措。這也是為什麼我當初會選擇在即將結束公費人生的這一年報名女力學院的原因。

女力學院舉辦的實體講座邀請白白姊來為大家上職涯,原本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應該只適合一般上班族,對於我這種已經被規劃好的人,大概沒有什麼幫助。不過白白姊一開場就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善用女性的特質

由於課程學員都是女生,白白姊先強調了女性的特質,如:犯罪率遠低於男性、自主學習意願比男性高、健康管理勝於男性等。但為什麼這個世界好像還是被男人掌控?的確,白色巨塔中不乏爭權奪勢的男性!即使有優秀的女醫師,卻常常在各種場合受到歧視。

對於男性掌握世界,白白姊提出了生物理論的見解:從生物角度來看,雄性繁衍後代是需要爭奪才能交配的,雄性需要發聲、表現自我才能吸引雌性的目光。因此現代女性必須反過來,想要什麼就必須發聲!

白白姊以Denial Pink的書鼓勵女力學員們,「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所擁有的特質,如:設計、故事、整合、關懷、玩樂、意義等,都是女性擁有的特質。女生們應該為這些特質發聲,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成為有意識的女性!

生涯比職涯更重要

緊接著前面精彩的開場,重頭戲「職涯」開始。白白姊強調比職涯更重要的是生涯規劃!這句話相信真的打進許多人心裡,畢竟職業的選擇是一時,誤入錯誤職場還有機會修正,但人生的選擇可能會影響一輩子。

所以,談職涯前先談「生涯」,談生涯前先思考一下圍繞在自己身邊的是誰?什麼對自己最重要?女性的特質中,比男性更需要重視生涯規劃,女性會考慮結婚生子必須經營家庭,但是人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兼得所有,必須為自己重視的人事排序。

白白姊分享比起花額外時間力拼上位的眾多男性主管,她選擇的是將自己位子上的事做到最好、把時間留給家人,並且在職場上她也直言不諱自己重視家庭。她確實是女強人,但同時也是好妻子、好母親。

這種說法我第一次聽到,不過回想我身邊優秀又顧家的女醫學姊們,確實如此,將自己位子上的事情做到最好,其他時間留給家人。「完美的人生,應該是一盒彩色的馬卡龍」白白姊這樣說。

GROW原則訂定生涯與職涯

那我們應該如何管理人生呢?白白姊提供了GROW原則:
Goal 目標:訂定明確的目標
Reality 現實:了解起點、終點在哪裡
Options 選項:最大盲區,不要把人生做成是非題、要變成選擇題
Will 意願:制定行動計畫與評估

這個原則對於我們的職涯或生涯規劃都有很大的幫助,使我們明確的知道目標、了解與目標差距的現況、尋找解決方法的選項、並制定解決計畫定期評估。

雖然白白姊用了GROW原則鼓勵大家勇於規劃生涯,但我認為,反正我是公費生沒什麼選擇,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沒想到,課程中白白姊問大家是「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 」還是「固定心態 (fixed mindset)」?前者是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變成自己理想中的人(樂觀型),後者則是相信天註定、環境論,不相信自己有選擇(悲觀型),我才發現原來我的固定心態限制了我的發展,必須重新檢視自己,強化優勢,從固定心態轉變為成長心態,我的生涯才會改變。



運用談判力創造雙贏

最後一個段落,白白姊強調了談判的重要。在職涯中,如何得到我們想要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方式是以值的創造取代力的比拼。談判不是只有輸贏,可以是雙贏。

想要得到雙贏的局面,必須破除以下兩個執念
⚠️把談判對象視為敵人
⚠️談判對象獲得的就是我失去的

應該取代為
✅把談判對象視為夥伴
✅談判對象獲得的不一定是我失去的,可以各自獲得的更多

舉例一:白白姊希望自己女兒和不適合的交往對象分手,首先不是責怪女兒、要求女兒分手,而是關心女兒選擇這個對象交往的原因,再抓準痛點,讓女兒自己也發現對方不適合。

舉例二:白白姊的先生覺得女兒交男朋友自己是不是就會失去女兒的陪伴?有沒有可能得到女兒和男朋友兩人的陪伴?(沒有失去,反而獲得更多?)
以值的創造取代力的比拼才能創造雙贏的局面!


做自己的擁護者

結尾時,白白姊說一定要「做自己的擁護者」。先練習對自己有自信,並且大聲發聲,做自己的代言人。要強化自己的優勢,而不是擔心弱點,優勢可能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家人、配偶等,各種優勢讓自己有底氣。不要委屈自己做一份爛工作、在一個爛男人身邊、要做不能被AI取代的事等,都是我們應該為自己設立的系統。


結論

從報名女力學院開始,我不斷的聽見別人創造無法複製的成功人生,透過這些經驗的分享,慢慢找尋自己想要的成功人生,不只在工作上更在人生中成為自己的主人。感謝每個人生的機會、感謝自己遇到的每個人,更感謝自己願意付出時間體力來成就更好的自己!




想了解更多關於白白姊&工作生活家社團:工作生活家|新世代工作者社群
想了解更多關於女力學院課程:Woomanpower女力學院,花一年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年後減肥?來點幸福瘦吧!


過完年大吃大喝以後的熱門話題,大概就是減肥了,趁著年假我也把去年8月入手但是一直還來不及排上我書單的「幸福瘦」拿出來讀一讀。

這本書全名是「幸福瘦:不節食、不復胖,從心開始的23堂療癒減重對話」,知道這本書是從廣播節目上剛好聽到作者新陳代新科馬文雅醫師的專訪,既是專業的代謝科醫師再加上吸引人的標題「幸福瘦」,所以當天立刻從網路下單入手。

瘦子國與胖子國

幸福瘦這本書一開始,就提到瘦子國跟胖子國,瘦子國的入場券總是一票難求,就算進了瘦子國,沒有好好維持,放任自己在美食的天堂,也會一步一步走向胖子國,而且一去就回不來‧‧‧‧‧‧

我從小到大都不是瘦子國的,小學中學的時候是游泳隊,所以就是運動員的身材,寬肩膀、還有游泳選手的泡泡大腿(仔細觀察這個真的是游泳選手的特徵,以前隊友們的合照最突出的就是大腿),雖然從來不胖,但就不是所謂的瘦子。高中以後,因為脫離校隊生活,開始逐漸發胖,升學壓力直到大學入學時,是我人生體重的巔峰,那時候的BMI大約有23。

入學後因為興趣加入了熱舞社,然後才開啟了我從18歲以來的減肥生涯,想要拿到瘦子國的門票就是為了跳舞好看。大學時候的減肥其實蠻瘋狂的,曾經為了成果發表會好幾個月不吃晚餐,表演當天甚至只喝水,這樣的狀況大概維持了三四年,直到我進入醫院實習前,BMI來到人生最低的數字19,那時真的因為覺得人生終於拿到瘦子國的門票而感到驕傲。

不過雖然拿到了瘦子國的門票,實習的日子因為少了舞蹈的生活,加上工作疲累每餐的份量都比以前吃得多,又逐漸遠離了瘦子國,不過因為已經享受過瘦的好,所以會記得常常量體重,如果超過目標值就節食減肥,才沒有像高三時那麼誇張。這個其實也是幸福瘦中所提到的,設立天花板。

設立天花板

天花板是一個我們減重的短期目標,不是設定一個我們想要卻可能永遠達不到的減重目標。當我們已經訂好天花板,就要常常提醒自己量體重,超過天花板值就要努力減少熱量攝取。當然,天花板值可以慢慢下降,隨著我們穩定在某一個天花板值後,我們可以下修來達到我們真正想要的目標。

訂天花板的好處是,我們不會覺得目標遙不可及,也不會覺得目標太沉重、難以面對而無法踏上體重計,反而是透過簡單而容易達成的目標來幫我們提高自信,增加想要減肥的動力。

因為曾經知道節食是有效的,後來我準備要結婚時,我依然想要透過晚餐節食法減肥,不過有了工作以後跟學生時期相比,工作忙碌及壓力大的情況下,晚餐節食法很容易破功,如果不是因為朋友常常在耳邊叨念「你是要結婚,還是要吃晚餐?」的情況下,那段期間真的很難再像學生時期那麼堅定節食。

減肥不能只靠激進節食

而婚後,因為很開心終於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一放鬆下來體重又慢慢回來了。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減肥真的是一輩子的志業,就算我們可以因為一時的節食而瘦下來,但只要我們恢復以前習慣的飲食,體重也會回到未節食前的狀態,因為身體會自己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也是馬醫師書中提到的,人有44%行為取決於習慣,感覺正常只是習慣平常,不一定真的正常。就像胖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吃不多,而在點餐時常常多點一些;瘦的人則相反,總覺得自己吃太多而少點一些,久而久之,胖的人享受每天多一點點身體需要的美食,而瘦的人則享受每天少一點點的熱量而維持體重。所以減肥其實是一種習慣的改變,需要的不是一次瘦很多,而是每天一點一點、長時間的複利效應。改變的可能是吃少一點點,或是選擇少油、低醣的飲食而已。

1.01的複利效應

本書中習慣的複利效應剛好是引用我前一陣子正在看的原子習慣,透過改變習慣一點一滴地讓人生更好,每天只要多一點 1.01 x 1.01 x 1.01 …… 跟每天少一點 0.99 x 0.99 x 0.99 …… 一年以後會相差 1481倍。而改變習慣的方式需要透過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來達成。

減少看到美食的機會 (減少提示),就會減少攝取美食的渴望 (減少渴望),而減少吃美食的行為 (減少回應),最後慢慢達到天花板體重而有成就感 (增加獎賞),反覆進行這個循環。或是想喝飲料選擇無糖無奶精,設定自己就是一個喜歡健康飲食的身分,想要健康所以對糖、奶精感到厭惡,因為厭惡所以決定不吃,結果達到天花板體重而有成就感。如此一來,只是讓自己擁有好的飲食習慣就能擁有好身材。

你吃的東西是身體需要的還是心理需要的?

體重增加的原因是因為「吃的 > 身體需要的」,而「吃的 - 身體需要的 = 心理需要的」,因此我們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認同感,或是因為責任感及需要自主感而進食。

觀察自己心理的需要,將負面情緒由進食引導到其他的抒發管道,例如運動、散步、按摩等,可以減少過度進食的狀況。

強調看見自己心理的需要也是本書書名的由來,幸福瘦,越幸福的人,心理越能獲得滿足,因此不需要吃大於身體需要的食物來滿足自己心理的需要。

想減肥又缺乏動力怎麼辦?

對於身邊有肥胖但是缺乏動機減肥的親友,想規勸卻不知從何下手的人來說,我們可以用六個問題來提升動機:
  1. 為什麼想做這件事? (寫下想做的事及原因)
  2. 有多想? (0分最不想,10分最想)
  3. 為什麼沒有選更低的分數?
      (如果選5,為什麼不是4;如果是1,為什麼不是0;如果是0,為什麼還選這個題目)  (寫下越多越好)
  4. 想像一下,如果這件事成功了有什麼好處? (至少寫3個,越多越好)
  5. 這些好處為什麼重要? (找出真正在意的原因) 
      (深入探究原因,可以成為日後懈怠時提醒自己的能量)
  6. 下一步要怎麼做? (使用 FAST 四原則)
        Focus (聚焦):任何有助目標的行動 (無助地都應避免)
        Autonomous (自發):一定要自己想出來的,別人都閉嘴
        Specific (明確):具體行為,頻率、執行方式都要明確地訂下  (越容易執行越好)
        Timely (即時性):個人可以馬上執行,不需別人配合,不用天時地利人和

其實以上提升動機及行為的方法,不只是用在減肥,其他好的行為如:戒菸、養成運動習慣等,都可以運用。

168 VS 2514

最後來分享一下我近期也有時不時嘗試一下的168斷食法,馬醫師書中提倡的是2514 (愛我一世)法,這兩個方法的立足點同樣都是在減低胰島素阻抗,因為當胰島素濃度升高時,脂肪代謝就會下降。如果我們進食的時間過長,造成胰島細胞常常需要加班,久而久之,一般細胞對胰島素越來越不敏感,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降低血糖,但是更多的胰島素會使我們的脂肪代謝變慢,我們會更不容易減肥。

2514指的是 5-5-14,14小時禁食、10小時內可以吃三餐、每餐間隔5小時。比起168斷食法,我覺得這個可以飲食控制得更舒適,比較不會再可以吃東西的8小時內報復性進食,是可以細水長流的飲食習慣,而因為可以持續維持這個習慣,也不容易復胖喔!

那就預祝大家年後減肥成功,越幸福越瘦囉!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兒童頭痛評估



頭痛是青少年及兒童最常被轉介到兒童神經科門診的問題,其中最常見造成反覆性、原發性頭痛的原因就是偏頭痛。臨床醫師透過正確的評估與治療,可以改善孩童因為偏頭痛造成的學習與社交問題,這可能也是最困擾家長的問題。

雖然偏頭痛是最常見的問題,但醫師在評估頭痛時最需要先排除其他可能造成頭痛的原因,也就是續發性頭痛的問題。


頭痛的分類

根據ICHD-3b,頭痛的分類主要分成三大類14小類:

原發性頭痛 (原因源自於腦本身)
    偏頭痛
    張力性頭痛
    三叉神經痛
    其他原發性頭痛

續發性頭痛 (其他原因造成的頭痛)
    頭部創傷或頭頸部受傷導致之頭痛
    顱內或頸椎血管疾病導致之頭痛
    非血管性顱內疾病導致之頭痛
    藥物濫用或戒斷導致之頭痛
    感染導致之頭痛
    內在穩態異常導致之頭痛
    因顱骨、頸部、眼、耳、鼻、鼻竇、牙齒、口腔或其他臉部頸椎結構疾病
            導致之頭痛
    精神疾病導致之頭痛

其他臉部疼痛及頭痛
    顱神經病灶及臉部疼痛
    其他無法分類之頭痛


排除續發性頭痛的病史詢問

1. 鑑別有無任何續發性頭痛的病因(這是評估所有頭痛的第一步)
2. 頭痛發生的時機,例如初次頭痛發生在什麼時候,
3. 頭痛發生的特徵,例如疼痛指數、疼痛部位、嚴重度、每次頭痛持續的時間、發生頭痛的頻率
4. 其他伴隨頭痛的症狀
5. 頭痛開始前有無徵兆、有沒有惡化頭痛的加重因子
6. 有無家族史,包含頭痛及其他非頭痛的神經精神疾病等
基本上與我們病史詢問常用的LQQOPERA相似,只是詢問時隨時需要提醒自己鑑別續發性頭痛的可能。

除了病史詢問,完整的身體理學檢查、神經學檢查及頭痛檢查也很重要,這些都做完大概心裡會有一個可能的診斷。針對頭痛的評估,適當的實驗室數據(血液、腦脊髓液)、腦電波、及影像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做診斷,但臨床醫師應該透過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所做的鑑別診斷來篩選合適的檢查工具,而不是常規做所有檢查。例如: 神經學檢查中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為病患安排影像檢查;而懷疑中樞神經感染時,一定要做腦脊髓液採檢等。


神經影像檢查

對於一般成人族群來說,頭痛如果出現下列情況一項以上必須做影像學檢查

1. 亞急性頭痛,但短期出現疼痛急遽惡化
2. 免疫抑制或免疫低下患者出現任何新的頭痛
3. 50歲以上患者出現新的頭痛
4. 第一次或生平最痛的頭痛(就算病人曾經被診斷原發性頭痛也要考慮續發性原因產生急性劇烈頭痛的可能性)
5. 合併全身系統性症狀,如: 發燒、頸部僵硬
6. 合併神經學檢查異常

而兒童因為是占位性病變 (space-occupying lesions)的好發族群,如果有出現下列情況暗示占位性病變發生,也應安排影像學檢查

1. 持續時間小於一個月內的頭痛
2. 家族史「無」 原發性頭痛 (偏頭痛、張力性頭痛等)
3. 神經學檢查異常
4. 步態異常 (gait abnormalities)
5. 癲癇
6. 與睡眠有關的頭痛、嘔吐、意識混亂
    (例如: 睡眠中會因為頭痛痛醒,或睡醒時大吐)
7. 六歲以下的頭痛
8. 枕葉部位的頭痛
 
言下之意,六歲以上反覆偏頭痛發作的病童,如果沒有疼痛型態的改變、沒有癲癇、沒有神經學檢查異常是不需要做影像學檢查的

綜合以上,兒童或青少年如果出現下列情況,應該考慮做影像學檢查
1. 神經學檢查異常
2. 不典型的頭痛症狀: 暈眩、頑固型嘔吐、睡眠中頭痛痛醒
3. 6個月內發生的頭痛
4. 六歲以下的頭痛
5. 沒有偏頭痛或其他原發性頭痛家族史
6. 枕葉部位的頭痛
7. 頭痛型態改變
8. 亞急性頭痛,但短期出現疼痛急遽惡化
9. 免疫抑制或免疫低下病童出現任何新的頭痛
10.第一次或生平最痛的頭痛
11.合併全身系統性症狀
12.合併意識混亂、意識狀態改變、或局部神經學異常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並不是和常規用在頭痛的病人身上。如果強烈懷疑病人是續發性頭痛及符合下列症狀時應考慮執行腰椎穿刺:
1. 懷疑因蛛網膜下腔出血造成的第一次發生或生平最痛的頭痛,尤其是強烈懷疑但電腦斷層沒有顯示出血時
2. 合併發燒、頸部僵硬或其他疑似腦膜炎、腦膜腦炎的症狀
3. 免疫低下病人之頭痛
4. 懷疑腦壓異常(過高或過低,如: 假性腫瘤、低壓性頭痛)


實驗室數據

對於原發性頭痛的病人,常規抽血檢查非必要的,但仍可在治療前抽取一次的基本數據作為未來治療後的參考。像是維他命B2及CoQ10過低時與頭痛頻率增加,因此可以在給予補充前先抽血,之後追蹤數據看看是否與疼痛頻率相關,作為診斷及治療的佐證。


腦電波

常規的腦電波檢查也是非必要的。有部分研究想知道腦電波檢查對於區別不同型態的頭痛有無幫助,但目前的資料顯示沒有明顯助益。


總結

評估兒童頭痛首要是排除續發性頭痛原因,藉由完整的病史詢問及理學、神經學檢查,可以提供我們許多重要訊息,其次再安排適合的影像檢查輔助診斷與進一步評估,而腰椎穿刺、實驗室數據及腦電波雖然是神經科常用的檢查工具,但不需要常規執行,仍應依照病情需要安排。


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醫生,我想要打預防針

Photo by CDC on Unsplash


「醫生,我的小孫子要來打預防針,我媳婦跟我說,我也要打,阿是要打什麼?」門診來了一位帶著孫子的阿嬤這樣問我。

「成人也有很多可以打的預防針喔!以常見的傳染病來說,每年10月到11月開打的流感疫苗就是最好的例子!」我說。

「喔!那個我每年都有打啦!我跟我家老爺都會去衛生所打。」

「這樣很好喔!流感常在每年冬季大流行,因為傳染力高,加上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還有極少數人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的問題,所以才會開始研發疫苗,透過疫苗來減少疾病的流行和併發症的產生。打流感疫苗可以減少併發症產生的機會,所以都很鼓勵大人小孩施打。
        
因為嬰幼兒、慢性疾病患者和年紀大的族群免疫力較差,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容易有群聚傳染的狀況,所以政府為了提升群體免疫力,有提供公費疫苗施打。」

「這些我都知道啦!我想知道我還有沒有其他可以打的針?」

我心想:小孩都怕打針,大人卻是來討針打的!

「您可以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跟帶狀皰疹疫苗喔!肺炎鏈球菌疫苗(PCV),是預防以飛沫為主傳染的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容易感染幼兒與年長者,感染後可能會併發的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

疫苗有13價(免疫效果較佳、保護力較持久,不須追打)及23價(保護範圍較廣泛,但保護力易衰退需要五年再追打),目前政府有補助75歲以上長者免費施打一劑喔!」

「我還沒有75歲也可打嗎?」

「當然可以!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65歲以上、慢性病患者、免疫不全者接種。您是最適合施打的族群。」

「那帶狀皰疹疫苗又是什麼呢?」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我們小時候還不像現在的小孩有水痘疫苗可以打,大多數的人都有得過水痘,水痘痊癒後,病毒會潛藏在體內的神經節中,一旦我們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壓制不住就會從神經節沿著某一條神經擴散出去。我們的表皮產生帶狀皰疹,它的形狀就是那條病毒擴散的神經支配的區域,而因為是神經發炎的緣故,帶狀皰疹往往伴隨嚴重的疼痛感。

現在的父母因為工作繁忙,孩子很多時候都交給長輩帶,但是帶孩子不是輕鬆的事,有時候長輩太累、免疫力低下時,帶狀皰疹就會發起來,一旦發疹又可能傳染給未打過水痘疫苗的嬰幼兒。因此現在研發了帶狀皰疹疫苗,建議不論之前是否有水痘或帶狀疱疹病史,50 歲以上未曾接種過帶狀疱疹疫苗者都可以接種1劑喔!」

「原來是這樣喔!那你趕快幫我打一針。」

「好好好!您這邊坐一下,幫我們看一下打針前的須知。」 

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鯊魚洗手舞 一起來洗手!


作者:林芷蔚

        雖然在農曆年前發生部桃醫院醫護人員及病患感染 COVID-19 讓人措手不及,但是只要我們做好防疫措施: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公共場所,相信一定可以減少社區感染的風險。

       讓我們來複習一下一個月前聖誕節活動的鯊魚洗手舞,陪伴全家大小一起防疫,也替醫護人員加油打氣喔!



#台北榮總兒醫部

#2020聖誕鉅獻鯊魚洗手舞

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親子共讀Q & A




Q1: 親子共讀是什麼?

A: 親子共讀就是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閱讀喜愛的書籍。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不限書籍類別,只要是適合孩子,能夠與孩子的生活有相關性的都很適合喔!



Q2: 為什麼要做親子共讀?


A: 研究顯示,親子共讀可以促進兒童腦部神經的正向發展,未來的閱讀技能和知識表現較佳,並能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使孩子比較有安全感,情緒比較穩定。而長期追蹤則顯示因為減少壓力荷爾蒙,成人後的心血管疾病、癌症、憂鬱症、失眠等狀況較少。




Q3: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做親子共讀呢?


A: 從孩子出生時就可以開始做親子共讀了!甚至有些學者主張,從媽媽懷孕時就可以開始跟寶寶說話。不管從什麼時候,只要願意開始就是最棒的時機。




Q4: 要選擇什麼教材來閱讀呢?


A: 親子共讀的精神不在閱讀了什麼書,而在於親子之間的互動對話。選擇的教材需要親子都喜歡而且可以對話的。家長可以在適合孩子年紀的書籍中,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念給孩子聽的同時,自己也享受書中的內容,甚至有時候書讀著讀著,變成親子之間討論聊天也很好。主要希望藉由閱讀這件事來建立親子之間的話題,從閱讀的內容開始,延伸到生活中的大小事,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將書籍中所學應用到生活中,也可以使家長了解孩子的特性與想法。




Q5: 我可以用電子書來做親子共讀嗎?


A: 目前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2歲以下孩童避免使用3C產品,可能會影響孩童的視力,同時因為影片的刺激與真實世界的差異性,使孩童在語言及認知上的發展受阻,因此不建議2歲以下孩童使用電子書做親子共讀。另外,有一些研究認為,使用3C產品與部份孩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關,雖然仍需要更多資料佐證,但減少孩童使用3C產品也有機會減少未來網路成癮等相關問題,有利無弊,因此如果可以,還是建議少使用。